每次前打,幾乎都會中一兩隻沙毛,但是很多人都誤認為他是成阿丁。

兩種魚一樣,三隻魚鰭都有毒,但是沙毛身上有長長的線條紋路。

如果不小被他紮到了,請立刻用去淋尿,或是立刻去醫院就診,因為他那個是神經毒。

但是你如果釣到這個,他也不是外來種,他也沒什麼錯,就是你用蝦肉,他愛吃,又是放比較沉底。

如果可以還是放他走吧,常常看到一對路上死釣的沙毛,真的很無言,而且沙毛就算死了,他的刺還是有毒,

丟在路上才是真的害了別人。

PS:他其實是可以吃的,而且外勞很愛吃,可以跟鹹菜一起煮湯,聽多很好吃。

 

參考資料可以看: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2925

相關資訊
  1. 中文名:線紋鰻鯰
  2. 棲息深度:0 - 60公尺
  3. 有毒魚類:是(其毒刺所分泌的毒液含有鰻鯰神經毒和鰻鯰溶血毒,一旦被刺到,會引起長達48小時以上的抽痛、痙攣及痲痺等症狀,甚至引起破傷風,是危險的海洋生物。)
  4. 科中文名:鰻鯰科 
  5. 經濟性:否
  6. 食用魚類:否
  7. 中國大陸名:線紋鰻鯰 
  8. 最大體長:20 cm 
  9. 觀賞魚類:否 
  10. 其他中文名:鰻鯰、沙毛、海土虱、斜門(臺東)
  11. 世界分布:印度至太平洋  
  12. 台灣分布: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小琉球、綠島、東沙
  13. 棲息環境:礁區、河口、淡水、近海沿岸
  14. 形態特徵:體延長,頭部略平扁,腹部圓,後半部側扁,尾尖如鰻尾。頭中大,吻部略尖;口開於吻端略下方;口部附近具有四對鬚(barbels),鼻鬚一對,上頜鬚一對,頦鬚二對。體表無鱗。第一背鰭短,前有堅強之硬棘;第二背鰭及臀鰭與尾鰭連續相接,皆為軟條;胸鰭位頭部正後方,上緣具數枚銳利的硬棘。背鰭及胸鰭之第一根為具毒腺之硬棘。體背側棕灰色,體側中央有兩條黃色縱帶,奇鰭之外緣黑色。 
  15. 棲所生態:為少數生活於珊瑚礁區之鯰魚,也常可發現於潮池、河口域或開放性的沿岸海域。群集性魚類,平常大多成群結隊活動,白天棲息在岩礁或珊瑚礁洞隙中,晚上才出來覓食,以小蝦或小魚為食,屬夜行性魚類。當幼魚出外活動,遇驚擾時會聚集成一濃密的球形群體,稱為「鯰球」,以求保護。鰻鯰背鰭及胸鰭之硬棘呈鋸齒狀並有毒腺,故被剌傷時會極疼痛,自古我國沿海的居民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:「一魟二魚虎三沙毛」,這三種是令漁民最頭疼的魚類。魚虎指的是石狗公、獅子魚之類,而沙毛就是鰻鯰。
     

自己的圖鑑

20161022_安平_沙毛

20161022_安平_沙毛

20161022_安平_沙毛

中魚地點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arrow
arrow

    阿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